后排那位之前提到基地绿化的专家也凑了句趣:“那我们这些搞技术的可就沾光了!
刚才听吴总说电磁炮的液冷技术,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改改用到工业冷却塔上。*5*k?a_n+s¨h¢u~.^c?o^m~现在看来,说不定真能从你们的‘失败报告’里捡到宝呢
第二天清晨,吴浩刚刚眯了一会儿,就被手机的震动惊醒。他揉了揉眼睛,看到李团长又发来一条信息。
【李团长:第二轮测试开始,风速增至10级,目标移动速度提高,命中率下降至923。】
吴浩皱了皱眉,立刻回复:“请详细记录炮口偏移量、弹道计算误差以及环境数据。”
刚发完信息,张小蕾也进来了,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,但眼神依旧坚定。
“李团长发来的测试数据我已经看到了。”她一边翻看手机,一边说道,“风速10级,命中率下降,说明我们的弹道预测模型在强风环境下还有优化空间。”
吴浩点头:“是的,高原风速变化剧烈,而且空气稀薄,弹道受力情况和低海拔完全不同。我们必须调整弹道计算模型,增加风速动态补偿。”
张小蕾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:“我联系一下弹道研究所,让他们协助我们优化模型。”
吴浩沉思片刻,又补充道:“另外,通知王师傅,让他们在冷却系统里加装的传感器尽快完成测试,我要确保在极端环境下不会出现冷却液渗漏。”
张小蕾应了一声,转身离开实验室去安排协调工作。
吴浩独自坐在电脑前,调出高原测试的实时数据。屏幕上,弹道轨迹、风速变化、温度波动等参数不断跳动。他盯着那些数据,脑海中不断推演各种可能性。
“如果风速继续增强,命中率会不会进一步下降?”他自言自语道。
就在这时,手机再次震动,是王师傅发来的信息。
【王师傅:传感器已经安装完成,正在做低温测试,预计两小时后出结果。】
吴浩松了口气,回复:“辛苦了,测试结果第一时间发我。”
时间一点点过去,实验室的气氛愈发紧张。每个人都清楚,这次高原测试不仅关系到电磁速射炮的列装进度,更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未来。
中午时分,李团长再次发来信息。
【李团长:第三轮测试,风速维持10级,目标移动速度进一步提升,命中率897。-5·4*看,书¢ ¨追~最`新/章^节-】
吴浩盯着屏幕,眉头越皱越紧。
“命中率还在下降。”他低声说道,“看来我们的弹道修正系统在高速目标追踪上还有不足。”
他立刻拨通了弹道研究所负责人的电话。
“老陈,是我,吴浩。你们那边的模型有没有办法优化高速目标追踪算法?”
电话那头传来略带沙哑的声音:“吴总,我们这边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。高原环境下空气密度低,弹道飘移大,加上风速影响,目标追踪确实存在偏差。”
“有没有办法解决?”吴浩问。
“可以尝试引入动态风速补偿算法,根据实时风速调整弹道参数。”老陈说道,“不过需要更多实测数据来校准模型。”
吴浩点头:“好,我这边会把测试数据第一时间传给你们。你们那边能多久出优化方案?”
“最快今晚。”老陈回答,“但需要你们那边配合做一次高速目标模拟测试。”
“没问题。”吴浩立刻回复,“我让张小蕾安排。”
挂断电话后,他立刻联系张小蕾,让她协调部队那边进行高速目标模拟测试,并安排数据同步。
时间紧迫,实验室里所有人都进入了高强度工作状态。王师傅带领的装配团队在低温环境下反复测试冷却系统,确保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。张小蕾则在协调军方、供应链、研究所等多个单位,确保信息同步和资源调配。
夜幕降临,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。吴浩坐在电脑前,等待着高速目标模拟测试的结果。
终于,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李团长发来的信息。
【李团长:高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