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4章 天灾人祸
农谚云,狂风不终朝,暴雨不终夕,可嘉靖四十年,新安江,端午讯的暴雨,却日夜下了三天
“决口啦!决口啦!”
“快跑哇,水淹上来啦!”
大雨不休,雷霆震震,淳安县里里外外都鼓噪起来,弄着锣鼓敲的震天响,便是隆隆的雷声也给盖了下去。/x.i~a\o′s?h`u′o\z/h~a+i+.¢c¢o,m^
砰砰砰的敲门声响起,不待主人同意,已经为大雨淋透的小吏就推开了门闯进去。
他顾不上抹一下脸上的雨水,哪怕已经进了眼睛里,他也还是瞪大了眼,惊慌的说道:“三老爷,不好啦,新安江决口啦!水已经淹过来啦!二老爷让我来找通知您老,赶紧过去议事。”
披头散发,一身白色中衣的王言放下了手上的书,随意的挽了头发,弄着青簪扎好,拿起蓝色的绸缎外衫披上,踩上官靴,撑着伞就当先走了出去。
在县衙内走了一阵子,王言便到了县衙正堂。
知县常伯熙,县丞田友禄,典史张松,工房、户房等主事全都到了位,只有王言这个三把手的主簿是最后来的。
“王主簿,新安江决口,县里发了大水,咱们县里都淹上来了,估计外面已经是一片泽国了。”
常伯熙面容严肃,看着王言说道,“王主簿,你是才刚到任的,我把户房、工房等重任都交给了你”
王言摇了摇头:“县尊呐,你真不是个东西啊。狗日的,老子才刚到任两天,来的时候就下大雨呢,一应事务都是你这个知县安排的,这个时候你想让老子给你背锅?你当二司衙门,总督衙门都是摆设吗?”
“王言!你敢如此无礼?”常伯熙生气了,一声大喝。
贼眉鼠眼的田友禄也跳了起来:“就是,王言!你敢如此跟堂尊说话?我一定要把此事如实告与台垣。”
台垣科道言官的别称,其部门为都察院,主掌监察、弹劾及建议,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,还拥有‘大事奏裁,小事立断’的权力,为大明最高监察机关。
这是正常的举报程序,相当于直接找纪检委了。或者给上级的府一级的领导举报,这是把事情捂住,自己内部处理。
还有不正常的举报程序,可以找锦衣卫、东厂这样的特务机构,一般而言,是真能直接送到皇帝案头的,当然自身是否还能存续下去,那就是两码事儿了。`n`e′w!t?i.a¨n,x_i-.^c*o′m!
“你也给我滚!”
王言骂道,“你们当老子是傻子吗?来的路上就听说了,朝廷要改稻为桑,杭州一地要五十万亩田改种桑树。前一阵子,你们纵马踩踏秧苗,破坏田地,闹的好大事,胡部堂亲自带着戚将军过来压制住的。
这事儿过去才几天呐,新安江就决口了?啊?常伯熙,田友禄,这堰口是怎么决的,你们俩真不知情吗?这么大的事儿,二位,可是要砍头的啊。”
王言阴测测的声音荡在淳安县衙空旷的中堂之中,常伯熙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。
他兀自硬撑,指着王言说道:“黄口小儿,你懂甚么?端午防汛之事,是河道衙门接管的,根本没用咱们的人去巡河。”
“那你给老子甩什么锅?常伯熙,你是知县,淳安的河道就是你的职责,出了问题,你是跑不了的。现在可是半夜啊,百姓们都睡觉呢,根本反应不过来,得淹死多少人?
你以为别人能保你?别做梦了!这么大的事情总要有交代,谁来交代?就是你啊,常伯熙!还做梦之后得到提拔呢?砍你十回脑袋都不够!”
王言一声冷哼,随即看向在边上看热闹的典史、工房、户房等人,“都这个时候了,有什么好商量的?我是才来的,不管怎么样跟我都没关系,你们全都要吃瓜落。
淹了田,上边的那些人赚的盆满钵满,可没有你们的份,你们还得去帮着强夺百姓的田,到时候吃罪起来,你们死的最快。
还有心思看我的热闹?啊?赶紧,户房的去粮仓守着,别让粮仓给淹了。工房的,赶紧带人去河道抢修,能堵多少堵多少。
你这个典史也别闲着,带着衙役帮闲们维持秩序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