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芹这辈子加上上辈子都没有去过大学,所以当儿女们开学的时候,她兴冲冲地一定要去看看。_如~文^网* ^追?最?新^章,节!
最先去的就是云城一大,陶芹跟着沈立冬夫妻左逛右逛,到处都新奇不已。
“这幢教学楼真大啊。”
“这是专门跑步用的吗,怎么这么专业啊?”
“哎呦,以后二苗得骑自行车,宿舍、食堂、教室都离得太远了。”
云城一大跟二大都要求大一新生上半年住校,说是要让学生沉淀一下,同时增加凝聚力。
这点陶芹就不太喜欢了:“你们骑个自行车,来回能要多久?住宿还得带被子、带衣服,床就那么小,最怕遇到那种不讲卫生、不讲素质的,大半夜说他要看书,烦不死你们。
家里多好啊,你们回家就有热乎饭吃,我才不信食堂能吃多好。”
面对陶芹的碎碎念,沈立冬从一开始的好言相劝到现在的充耳不闻。
老娘怎么这么能说,翻来覆去地说!
徐二苗很无奈,她当儿媳妇的,不能像沈立冬这么漠视陶芹:“妈,其实半年很快的,我们周末都会回家的,到时候你可得帮我做好吃的。”
陶芹高兴了,屁颠颠跟在两人身后看着他们办各种手续。.l+a^n¨l_a?n-w-x¢..c~o?m¨
最后一站就是宿舍了,徐二苗的宿舍在三楼,是个八人间,看起来就很拥挤。
但这也没办法,七八十年代的学校宿舍哪能跟千禧年之后的相比。
宿舍里已经有人了,一个叫吴桂芝,另外一个叫张玲芳,两个都是外地的。
吴桂芝的年纪看起来都三十多了,说是之前在乡下当知青的,这次凭本事考了上来。
“那你可真不容易,你一边下地,一边看书,还能考上这个大学,太难了!”
陶芹真心佩服这个姑娘,这次高考这么突然,乡下教辅书都找不到,吴桂芝这脑子不一般。
被陶芹夸得不太好意思,吴桂芝红着脸表示不是的:“我运气比较好,没有大娘你说的这么厉害。”
同时她也暗暗舒了口气,看来这个本地同学应该也不是那种眼高于顶,瞧不起外地人的人。
她来这边是要给自己搏个出路的,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小女生斗气上面。
张玲芳年纪比较小,她高考前正好在念高三,在家人的鼓励下尝试着参加高考,一下子就考上了,是个爱笑的小姑娘。+小~说^宅! +首`发!
说话间,又有人进来了,陶芹还认识。
阿华以及他爸妈的笑脸在看到陶芹跟沈立冬之后就消失了。
两拨人都站在原地,中间弥漫着尴尬的气息。
陈叔玉觉得纳闷:“爸妈、哥,你们怎么了?”
陶芹就当不认识他们,帮着整理徐二苗的床铺。
阿华爸看明白了陶芹的动作,放心下来:对方这是要当不认识自己了,太好了。
“没事,我们就是在想给你选哪张床铺好。”
之前的恩怨,没必要让女儿知道,女儿是有大出息的,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就不打扰她了。
陈叔玉信了,自从考上云城一大,她就膨胀了,很多时候都不像之前那么谨小慎微了。
“嗯……那就这张吧。”陈叔玉指了指靠近窗户的一张上铺,正好在徐二苗对床。
阿华妈想劝女儿换一个位置,又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,只能憋着气给女儿整理床铺。
沈立冬觉得这宿舍太小,太憋屈:“妈、二苗,快中午了,我们去食堂吧。”
陶芹也不想看阿华家那几张脸,同意了。
在路上,陶芹把阿华家的事又跟徐二苗重复了一遍,叮嘱道:“你以后离阿华妹妹远一点,他全家都不是什么好鸟。以后你喝水啊,吃东西啊,吃完就收起来,不要放中间的书桌上,我怕她投毒!”
“妈,哪有这么严重。”徐二苗很无奈,“大家就是同学,一起来这念书的,我不招惹她,她也不会对我怎么样的。”
陶芹不听:“反正你听我的,吃食上面注意点。哎,怎么偏偏要住宿舍呢。”
而后来的事情证明,陶芹没有多想,这世上真的有人天生就恶毒。哪怕别人没招惹她,她也会因妒忌而做坏事。
一大因为太大了,食堂有三处,三人也不知道哪家好吃,直接去了最近的一家。
看见菜品,陶芹稍稍放心了一些:有荤有素,价格也不贵。
三人什么菜都想尝尝,每人都打了不同的吃啊,准备待会分着吃。
徐二苗让陶芹放心:“妈,这菜味道不错,你就不要